当年十一月,荀跞联合韩不信、魏曼多,并与晋定公姬午结成小团伙
当年十一月,荀跞联合韩不信、魏曼多,并与晋定公姬午结成小团伙,共同进攻范氏与中行氏。七七八八之后,势力稍显单薄的范氏与中行氏根本架不住这群杀红了眼的虎狼,范氏宗主范吉射和中行氏宗主荀寅被晋人打跑,逃到朝歌避难。
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的失势,引发了一场国际上轰轰烈烈的营救范、中行的外交事件。春秋三大名君鲁定公姬宋、齐景公姜杵臼、卫灵公姬元,再加上屡被晋欺侮的郑声公姬胜,四国非常高调地组成反晋联盟,声言必救范氏与中行氏。
在反晋四国中,齐国和卫国闹得最欢,一面给范氏和中行氏输送粮草,一面勾结晋国内部的范氏和中行氏的党羽,比如赵氏的别支邯郸氏,上蹿下跳,好不威风。但问题是晋国是百年大国,实力远强于齐、卫,任凭姜杵臼和姬元使尽了吃奶的力气,也奈何晋人不得。最终,范氏和中行氏被知、赵、韩、魏联合吃掉,原来的晋国六卿格局,变成了四卿格局。
韩非子说知瑶与赵国等盟友灭范与中行氏,应该指的是公元前458年,四个赢家瓜分了原来属于范氏和中行氏的封地。在这场内部火并中,知瑶并没有出过什么大力,但因为知氏实力最强,所以分到的赃款最多。发了横财的知瑶胃口越来越大,他开始插手晋公室的君位继承问题。
因为晋出公姬凿对四家灭范、中行氏的行为极为不满,准备联合齐国和鲁国,讨伐不把晋公室当盘菜的四家大族。四卿虽然各有利益诉求,但大敌当前,他们还是组成了反晋联盟,将雄心万丈的姬凿踢出晋国,轰到齐国当寓公去了。
随后不久,又是由知瑶出面,改立晋昭公的曾孙姬骄为晋侯,就是晋哀公。此时的晋国,大局已完全被知瑶控制,《史记·晋世家》云:“当是时,晋国政皆决知伯,晋哀公不得有所制。知伯遂有范、中行地,最强。”
知瑶作为官二代,人生中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挫折,事业顺风顺水,这在相当程度上吊起了知瑶的胃口。在免费得到了第一块蛋糕后,知瑶还想再得到更大的第二块蛋糕。
知瑶首先向韩虎提出了领土要求,韩虎手上也没多少闲地,当然不会割己肉以啖人,准备拒绝知瑶的无理要求,却被家臣段规劝住了。段规给韩虎分析了知瑶的为人:“好利而骜愎。彼来请地而弗与,则移兵于韩必矣。”如果韩氏拒绝知瑶,以知瑶的狂暴性格,必然发兵攻韩,韩弱而知强,胜负不问可知。
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养肥知瑶的胃口,让知瑶去继续搜刮赵与魏的封地,赵与魏必不予地,知瑶必攻赵、魏,则韩可以观三家之变,从中渔利。
韩虎听进了段规的建议,把万家之县送给了知瑶,韩虎的退让果然让知瑶的自信心极度暴发。随后知瑶又向赵鞅要地,本来赵鞅也不是打算给知瑶面子的,家臣赵葭和段规一样狡猾,说韩氏给了地,如果我们不给,知瑶就会进攻我们,我们不能给韩虎当替死鬼。赵鞅暂时不想得罪知瑶,也给了知瑶一个万家之县。
既得陇、复望蜀,知瑶的胃口已经收不住了,没过多久,他又向赵氏提出了割让蔺(旧史多作“蔡”,误,地在今山西离石西)和皋狼(离石西北)的要求。此时的赵家宗主是赵毋恤,以赵毋恤的性格,加上知瑶曾经羞辱过赵毋恤,他岂肯当这个冤大头,当场拒绝了知瑶,弄得知瑶好没面子。
知瑶之所以连续向赵索地,主要是考虑到赵在三卿中实力最强,是知氏的心腹大患,必欲除之。知瑶做了两手准备,如果赵毋恤给地,则赵氏实力必然减弱,再徐图之;如果赵毋恤不给地,正好给了知瑶一个灭赵的借口,灭赵,再图韩、魏,最终统一晋国,实现代晋大业。
对于赵毋恤来说,他和知瑶已经闹翻了脸,给不给地,知瑶都不会放过自己。关于这一点,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说得很清楚:“夫知伯之为人,阳亲而阴疏,三使韩、魏而寡人费与焉,其移兵寡人必矣。”与其不停地让地求和,不如赌一把大的。赵毋恤也知道赵氏与知氏的实力差距太大,他对能否战胜知瑶没有多少信心。
赵毋恤问家臣张孟谈有何计以自保,张孟谈只说了一句话:“退保晋阳。”理由是晋阳兵精甲足,有精铜高墙,府库充足,足以对付知瑶的军队。眼下的形势非常清楚,无论赵割不割地,知瑶对赵氏的军事形势已经不可避免。知氏强而赵氏弱,赵毋恤如果能死守住晋阳,以待时机之变,未必就没有可能逆转取胜。
赵毋恤拒绝割地,果然激怒了脾气暴涨的知瑶。公元前455年,晋国头号大军阀知瑶联合韩、魏二家之兵北上进攻晋阳,对不听话的赵氏军事集团进行毁灭性打击。
如果知瑶灭赵,而知氏统一晋国的进程会大步提前,至于韩、魏为何跟着知瑶进攻赵氏?原因也很简单,韩虎和魏驹细胳膊拧不过粗大腿,韩、魏不听知瑶的,知瑶就首先灭掉比赵氏更弱的他们。与其如此,不如先让赵氏当炮灰,他们多活一天算一天。
- 物业公司面试技巧有哪些?[图]
- 建造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[图]
- 心理治疗师报考条件[图]
- 求职信中的常见错误有哪些[图]
- 「面试技巧」三大在线辅导老师面试技巧[图]
- 2023假期和周末是否合适来夜场参加高薪兼职工作{提供食宿}[图]
- 哺乳时期,尽量不要用奶瓶[图]
- 出生日=预产期?[图]
- 苦参的治疗方法是什么?[图]
- 持续服用天麻有什么养生效果[图]